央视聚焦 | 以 AI 赋能特种作业考培分离,筑牢安全生产 “智慧防线”

发布时间:2025-08-19 分类:公司新闻 浏览量:826

近日,央视新闻聚焦江西省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,对特种作业“考培分离”进行深度报道。报道展示了捷安高科打造的智能化特种作业考培体系,通过实物设备 + AI 考评的创新模式,直击行业痛点,为特种作业人员培养提供了 “捷安方案”。

行业痛点:传统考培模式亟待破局

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,也是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源头工程。当前,全国共有约1700万特种作业人员,其中近九成承担着电工作业、焊接与热切割作业、高处作业等工种,但是从日常监管情况来看,还存在着以下问题:

● 考培不分导致部分机构为追求通过率而降低考核标准,培训质量低;

● 设备脱节使考试与实际操作场景割裂,无法真实检验考生对危险环境的应对能力;

● 监管缺位造成考试流程不透明,人工评分主观性过高,考试过程缺乏有效监控,难以保障考核质量。

应急管理部于2025年5月6日正式发布《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和考试点管理规定》(应急〔2025〕41号),自10月9日起全国施行。

新规明确要求考培分离,禁止考试机构从事相关培训活动,并对考试点建设标准、设备配备、考务人员资质等作出详细规范。例如,新规强调电工作业、焊接与热切割作业、高处作业必须使用真实设备考试,且单个考试点年承载量不少于 5000 人次。推动行业考培向 “强监管、重实操、智能化” 方向迈进。

智能化考培:以 AI 重构考培全链条

在江西省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,捷安高科自主研发的熔化焊接与热切割 AI 智能化考试系统给出了解决方案,实现智能化考培的突破性落地:

● 实物设备 + AI考评:考试全程使用焊机、气瓶等真实设备,结合 AI 视觉识别技术,实时捕捉焊枪角度、电流调节、劳保穿戴等学员操作细节,系统精准识别并自动评分;考生需完成从安全防护检查到焊接操作、焊后清理的全流程考核,确保技能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。

● 全流程智能化管控:考前,系统按照统一规则在全国统一考试题库中随机组卷;考中,多维度采集现场考试作业数据,AI 系统精准识别、实时分析操作步骤合规性;考后,AI 系统即时生成评分结果,结合考试全程录像实现评分依据可追溯。

● 专家经验数字化沉淀:系统深度融合行业专家的实操考核经验与培训大纲、考核标准,将关键操作规范转化为可量化的 AI 评分规则,通过模型训练优化,让专业经验精准融入考评全流程。

如新闻报道中江西省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考官温小冬所言,“全程通过视频监控的机器(AI)评分,考生做到某个项目,它就自动给你打分”。

前瞻布局:紧跟行业,技术先行

如今,特种作业考培正经历 “政策强监管、技术智能化、考培实战化” 的多重变革,应急管理部新规明确考培分离与真实设备考试,推动 AI 视觉识别、虚实融合技术深度应用,实现从人工评分到数据驱动的考核转型。面对这一行业变革,捷安高科洞悉风向,已于2024年完成技术储备:

 技术先行:2024 年,公司 “基于 AI 的安全技能考评系统研究与应用”(郑技科评【2024】038 号)通过科技成果鉴定,与新规要求高度契合,为智能化考培提供坚实技术支撑;

● 项目示范:在考培分离、规范化考试点建设等方面提前实践,江西省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正是契合政策要求的具体落地,体现了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把握。

● 技术生态:将公司多年发展积累的 AI、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应急安全领域,构建覆盖 “教 - 练 - 考 - 管” 的全链条解决方案。

智启新程:数智化守护安全底线

安全生产的防线,永远需要向前一步的探索。捷安高科深耕应急安全领域,正以技术创新为笔,勾勒更具前瞻性的安全培育图景:依托职业标准与法规要求,融合大数据、物理传感、AI 等技术,通过软硬联动、虚实融合的场景仿真手段,打造工学结合的实践演练平台,提供覆盖安全技能实训考核、情景式安全教育、应急救援实战演练、工伤预防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,为政府、企业、院校、赛事及公众提供数字化培训支撑,助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。

从智能化考培的落地实践,到持续探索职教垂类大模型等 AI 技术的融合应用,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,捷安高科以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安全教育与技能提升全过程,依托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加持,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协同,让每一次技能培训与考核都贴近实战,既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,更助推安全与应急领域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动力、培育新动能。

微信EmailWhatsApp复制链接